浅谈宋广宁大师的匠人精神对三弦改革的艺术贡献

网站首页    浅谈宋广宁大师的匠人精神对三弦改革的艺术贡献

前几期为大家介绍了来自东方的声音---三弦的发展历史及制造。这期为大家详细介绍三弦家族中的典型代表“60三弦及80三弦”,也被称为大三弦和改革三弦。

如果说三弦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家族成员最多的乐器的话,大三弦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具艺术变现力的成员之一。

而说到三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三弦的制作大师---宋广宁大师,接下来我们先简单的了解宋广宁大师在三弦领域获得的成就。

三弦制作大师:

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始,和萧剑声教授等专业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并由宋广宁制作创制了一系列三弦新产品。产品有“80型大三弦、高音三弦、加弦三弦、折叠三弦、京剧中三弦、京剧小三弦、儿童三弦、曲艺传统三弦”等。

其中“80型大三弦和高音三弦”荣获文化部四等奖励、加弦三弦荣获文化部三等奖励。

“折叠三弦”系首创产品。特点是体积减小一倍,携带方便,音质音量等没有变化,深受外出演奏者的喜爱。“京剧中三弦”开创了京剧伴奏乐器新纪元。改进“京剧小三弦”扩大共鸣箱,使音质更加优美动听,适应了京剧现代的需要。其制作的三弦弦杆上刻有“宋广宁制”字样,因而人们称之为“宋广宁三弦”。产品遍布全国。全国各大专业院校乐团等国外乐团都非常喜爱,争相够之。

萧剑声教授设计、改革,宋广宁大师制作的六零型和八零型三弦造型优美、比例恰当、声音浑厚刚劲、余音长、音质好、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山口下移,缩小了音距,演奏山口下方半音非常方便。琴担粗细得当,演奏适手。尤其在安装了支架后,改变了传统的左举右压的束缚双手的持琴方法,彻底解放了演奏员的左右手,所有的演奏技法都能在三弦上自如发挥,这种新型三弦适用于民族乐团,也适用于京剧乐队。

伴奏京剧的小三弦由于音色的过于鲜明突出,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使京剧乐队的音色融合受到影响。并且受小三弦自身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的京剧弹奏方法的束缚,三弦的演奏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有效音域常在一个半八度之内,艺术表现力欠缺。

新型三弦的音色易融合于乐队之中,与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的结合融洽,既有个性又不喧宾夺主。三大件由于音域的狭窄,常用借音的方法托腔,高音返低,低音翻高。新型三弦则可以用完全的旋律音高随腔伴奏,缩小了三大件借音的痕迹,尽可能维护员旋律高低音进行的音乐形象,保持应有的旋律美感。

举例说明:现代京剧---沙家浜

新型三弦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在京剧的伴奏初中拓宽手法。三个半八度的音域让演奏员有充分的选择,可以用不同的音区对待不同的行当。例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军民鱼水情一折,沙奶奶和郭建光的对唱,用传统的一、二把为老旦唱腔伴奏,用浑厚、响亮的声音衬托老旦苍老、刚劲的唱腔。郭建光的唱腔则多用高音把位(三、四把位)伴奏,用清脆、明亮的高音区衬托老生高亢、清越的唱腔,音色近似小三弦,却胜过小三弦。沙家浜智斗一折胡传魁唱腔用第一把位伴奏,阿庆嫂唱腔用一、二、三把位伴奏,刁德一唱腔则选用中、高音把位。用音区的对比。音高的差异描绘不同的人物性格,使伴奏效果丰富多彩,新型三弦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由此可见新型三弦宽广的音域让演奏员的演奏技术得以充分发挥。科学地设计空弦音高,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调指法,用改变空弦音唱名,靠变换指法转调,演出中尽量减少定弦次数。

新型三弦加入京剧乐队,也使京剧唱腔的伴奏增加了弹性,增条了活力,加强了声音的厚度,使旋律更显流畅。

通过本文所述,不难发现,从小三弦改制成大三弦,是三弦发展的一次飞跃,而宋广宁大师不仅让三弦演奏上升了一个层次,更是让中国乃至海外的音乐爱好者认识到了改革后的三弦,认识到了民乐的无限可能。我们也会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发展、与时俱进,将其精神传承下去。







2017年7月4日 16:10
浏览量:0
收藏